2020年7月26日

讀書 | 給予: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

本篇要介紹的是:

給予: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:Give and Take。

為什麼要讀這本書

當初跟某位長輩聊到,在職場上,應該要用怎麼樣的態度面對其他人?應該要完成其他人的期待嗎?還是要以自己的利益主?或是有其他的思考方式。

他給我的建議是:當個給予者(giver)。

後來,我自己google了一下更多關於giver的資訊,就發現了這本書。

內容超簡介

作者提出,職場上有三種人,給予者(giver),索取者(taker),互利者(matcher)。給予者重視別人的利益,喜歡給予勝過於索取。索取者則以自身利益為主,很少考慮他人需求,互利者以互相為原則,在施與受之間取得平衡,幫助別人時,會希望獲得回饋。

作者認為,能夠在社會中獲得最大成就者是給予者,而不是一般既有印象中的索取者。並用了大量的篇幅舉例、說明給予者的成就及表現。

但同時他也提到,給予者也很容易變成最底層的那些人,因為給予者不顧自身利益,而被索取者侵蝕殆盡。但這是有辦法避免的,只要給予者適時的縮手,不再任索取者於取予求,給予者就可以逃脫這樣的陷阱。

成功的給予者跟失敗的給予者,最大的差別是,成功的給予者懂得「利人利己」,失敗的給予者則過給予過多。

讀完的想法

我覺得作者想要表達,職場並不是「零和遊戲」。對於索取者來說,他們想要搶奪薪資、名聲,這一塊大餅的一切,但是對於給予者卻是一種:「我們一起把餅做大吧」的態度。

雖然這本書讀到最後有點心靈雞湯的味道。(誰跟你說這本不是雞湯的?)

但是,也許有些人,像我一樣不認同「索取者」的行為,卻又不曉得如何在職場上對應,這本書提供了另一條思考的方向。

其中有一點我覺得很有道理,有些人會覺得跟別的部門,或是其他同事做要求,很無理取鬧,但是如果反過來想:「我是在幫自己的團隊成員」爭取權益,用這樣的心態下去思考,好像就沒問題了。

 

書籍連結參考:

給予: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